輕質碳酸鈣表面改性方法介紹
時間 : 2024-10-10 浏覽量 : 9316

輕質碳酸鈣産品屬于無機材料,在基體高聚物中混合分散後,存在着填料—高聚物界面,它們之間的親和性對其制品物理力學性能具有顯著影響。由于輕質碳酸鈣産品具有表面能随着粒徑減小而增大、表面呈親水性、與高聚物熱膨脹系數不同等原因,必須對輕質碳酸鈣進行表面處理,其目的是使輕質碳酸鈣表面能減小,增加分散性,使表面呈親油性,增加親和力,從而增加二者相容性,保證制品良好的物理力學性能。幹法表面改性表面改性是輕質碳酸鈣産品在幹态和一定溫度下憑借高速混合作用使處理劑均勻地作用在輕質碳酸鈣顆粒的表面從而形成一層極薄的表面處理層。設備通常采用低速混合機,不宜采用高速捏合機。濕法表面改性系指輕質碳酸鈣熟漿液在活化槽中直接進行表面處理的方法。其原理是輕質碳酸鈣在懸浮液中,通過表面吸附或化學作用使處理劑分子結合于輕質碳酸鈣表面,因此,處理劑應在水中可溶或可乳化呈乳液狀态。
常用的處理劑有脂肪酸鹽一類表面活性劑,在水中穩定的螯合型鋁酸酯、钛酸酯偶聯劑和電介質型高分子處理劑等。輕質碳酸鈣采用不同處理劑、不同配方、不同處理工藝及設備,是提高輕質碳酸鈣産品檔次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生産企業等的研究開發重點。
标簽: